大飞机项目标志着中俄开始摆脱能源合作的单一模式,拓展其他领域的经贸合作。事实上,中俄之间的贸易具有巨大互补性。比如在机电产品领域,俄罗斯需要中国的汽车、工程机械、通信设备、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;中国则对航空航天器、核反应堆、机床、集成电路等欧美禁运的高技术产品渴望已久。加大高科技领域的合作,有助两国实现互利共赢。
能源合作或再上台阶
除了飞机制造,普京访华也把能源列入了重点洽谈议题。第八轮俄中能源对话于6月1日在北京开幕。中方代表团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率队,主要强调扩大天然气、石油与核能合作;率领俄罗斯代表团的俄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指出,对话还可以补充煤炭工业、传统电能、可再生电能、电网现代化方面的合作。俄媒体称,预计普京在访华期间将组织能源对话双方主席会晤,还会确定进一步的工作计划。有理由相信,中俄高层的互动,将推动两国的能源合作再上一个台阶。
俄《专家》月刊5月12日刊发了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总经理康斯坦丁·西蒙诺夫的一篇文章。文章说,最近一年多来,俄石油开采量增长有限,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,俄一方面减少了对欧洲的石油出口,另一方面加大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石油与石油产品供应。这表明俄罗斯正在做出重大选择,走向中国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。普京6月份访华,意味着俄罗斯在对外经济包括能源出口方面发生了转变。
虽然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,但据印度《商业标准报》6月2日报道,普京访华期间,中俄很难就天然气价格达成一致。不过,“俄新网”援引德沃尔科维奇在推特上对此事的表态称,“已飞抵北京出席第八轮俄中能源对话,有许多感兴趣的项目和计划,当然也存在分歧,不过是可以解决的。”孙惠军就此指出,中俄能源谈判,细节上难免有一些小波折,但这不会影响双方合作的大局。